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1章反水

从他一开始挑衅文通天的那一句下联“通义水中书”,惹人发笑,任谁看了都会说朱萧索自不量力,学数理把脑子学傻了。但是碍于朱萧索的名声,又不得不猜测其中可能另有玄机。然后,就迎来了摘星楼文会的那一首题材和体裁都颇为新颖的《临江仙·杨慎赋》。在诗文横行,词文匮乏的当今天下,这一首词横空出世,技惊四座,让朱萧索原本“不自量力”的形象陡然翻转。两段留影珠的内容,吊足了拥仙城修士的胃口,比话本里的桥段还要令人惊叹。不过,在文家的徒子徒孙包揽八成文经流派江山的拥仙城,朱萧索得到的评价并不能配得上杨慎的那首词。“昙花一现”,“朱郎才尽”的声音不绝于耳。但是,也有很多人为朱萧索辩护,称赞他是千古独绝的“文理全才”。这些人,有一些是非文经流派看热闹的路人,喜得乐见原本被文家垄断的文经流派出现新的血液和挑战,尤其是这个人还不是文经流派出身的,那就更有意思了。而占朱萧索支持者成分更多的,是不被文家所接纳的,或者被文家排挤的文经流派的修士。他们没有显赫的师承,没有卓绝的家世,只是恰好走了文经这条路,又不被主流文经修士所接纳。朱萧索的出现,让他们看到了翻身的希望,看到了变革的契机。保守派与革新派的冲突,是长盛不衰的话题。或贬低或褒奖,看起来是在评论朱萧索和他的临江仙,实际上是围绕朱萧索展开的地位争夺。两派之间,没有正邪善恶之分。偌大的拥仙城,斗争的根本原因,和狭小山鸡县的牛马杨朱家的斗争,没有什么区别。逃不脱一个“利”字。表面各个道貌岸然,骨子里都在精打细算。朱萧索的词一鸣惊人,为原来的已经趋于平衡的天平,加了一个重量级砝码。一个整座拥仙城,积压已久的文经流派的矛盾,即将冲破枷锁,猛烈爆发。但是,不论他们对朱萧索的评价如何,对于杨慎的大作的态度却都是统一的。天下第一词。并且拥仙城的文经评论家放出话了,只要文通天不出山,没人可能在词方面压过朱萧索的《杨慎赋》一筹。同样,也有不少文经前辈暗中有讨论,文通天的词水准比诗差不少,即便他出手,也大概率赢不了朱萧索。诚然如此。唐是诗的巅峰,词不及两宋之后。生卒年份在唐末的文通天,纵然遍览唐朝群书,也不可能敌得过后世苏辛周姜,吴欧柳蒋等人的词文。他若是就此退出词坛还好。如偏要与朱萧索在词之一路争高下,恐怕不会有半点取胜的机会。朱萧索赢了,摘星楼的楼主,拥仙城文家家主,文易和,默然认负。不过,文易和输了文会,却没有输了名声。李白和王勃的两首大作,任何一首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