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21章 小城故事

与苏州的亲人见面之后,自然少不了盘桓宴饮之类的,这也是人之常情。除此之外,陆飞扬对于和田玉及其创作了解和认知也相当到位,现在回到老家了,而且是琢玉世家,所以多是向大爷爷他们虚心讨教,或到叔叔们位于相王弄的玉雕工作室现场体验。

这天恰巧是苏州的地摊古玩市场的交易日,陆飞扬他们早早的就起了床,吃过早餐后,就在堂兄陆晓成的陪伴下,来到了位于苏州文庙的古玩地摊市场。

陆晓成介绍说这里是苏州最大的古玩市场之一,位于清代建成的府学文庙内,与碑刻博物馆、工人文化宫、沧浪亭等为伴,是一个富有文化意蕴的区域,已经有近二十年的地摊历史,是江浙沪颇具品牌价值的古玩交易中心之一,有“三庙鼎立”之称(沪上城隍庙、江宁夫子庙、苏州文庙)。

每逢周末,这里聚集了南来北往的顾客和淘宝人,这天也不例外。

地摊式的古玩市场无疑对于大多数的收藏爱好者尤其是刚入门的人更有吸引力,就像京城的潘家园地摊区,每天都是人来人往,川流不息,而离之不远的京城古玩城等处就门庭冷落,人流相对要少很多……

但是,随着古玩市场的日渐成熟,藏品几经易手交流之后已经各归其主,同时,古玩的持有者和藏家的鉴赏能力也不断提高,达到了较高的鉴赏水平,所以,现在想捡漏,已经是比登天还难。

“当然,假如你学艺不精,而且心存侥幸的话,打眼倒是常有的事情。”逛地摊的时候,陆晓成告诫堂弟说:“作为一种习惯或者爱好,逛逛地摊也无可厚非,享受一下收藏的过程是好事,但是像捡漏的概率就很小,地摊上看似真品的东西,越有可能是造假者的杰作,久而久之,真正的收藏爱好者就对地摊货敬而远之了!”

虽然他是一片好心,在陆飞扬的要求下陪着他来逛古玩地摊,自然要多提醒,以免年轻气盛的陆飞扬买到假货。可是,他哪里知道现在的陆飞扬根本就不可能打眼,包括陈华他们也一样。

不过,陆飞扬也很郁闷,文庙地摊市场虽然比不过潘家园的规模,但至少也有上千个摊位,现在几人都逛了一大半的地摊了,自己还真的没见到有一个可以出手的。

倒也不是说这里没有真品,比如清末明初的民窑瓷器、出身于美院甚至还在读书的未来画家们的习作、品质低劣的玉器,甚至是数量巨大的木质手串挂件等等,它们都是真的再真的东西。

但是,现在,在陆飞扬他们眼里,这些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